![](http://a.nync.com/.jpg!40)
![](http://static.nync.com/main/images/cungg/cq25-min.png)
玉米中后期主要病虫发生趋势与防治意见 |
一、玉米中后期主要病虫发生趋势 发生程度:预计总体中等发生。其中玉米螟、棉铃虫等钻蛀性害虫、玉米蚜虫中等发生;玉米叶部病害(包括弯孢叶斑病、小斑病、纹枯病、锈病等)中等发生,局部偏重发生。三代玉米螟、四代棉铃虫危害盛期在8月下旬。 二、预报依据 1、在田作物生育期及长势 目前在田作物整体长势健壮,夏玉米进入灌浆期。玉米主要病虫害也相继进入发生危害盛期。
2、当前田间病虫发生实况 据近日埇桥、灵璧、泗县、砀山调查,二代玉米螟被害株率分别为1.69%、1.17%、1.28%、2.4%。全市加权平均被害株率为1.16%,百株虫量为0.29头。玉米棉铃虫全市加权被害株率为0.36%,百株虫量为0.16头。 目前玉米弯孢叶斑病和褐斑病已在我市部分县区发生,但发生程度较轻。据灵璧近日调查,玉米弯孢叶斑病平均病株率为9.67%,最高位23%。玉米褐斑病平均病株率为1%,最高为7%。萧县玉米弯孢叶斑病平均病株率为8.71%,最高为12.5%。玉米褐斑病平均病株率为17.01%,最高为40.13%。 3、气象条件对玉米病虫害发生无不利影响 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,我市中下旬多阴雨天气,气象条件对玉米病虫害发生无明显不利影响。 三、防治意见 防治时期:8月下旬主治三代玉米螟、四代棉铃虫、锈病、弯孢叶斑病等玉米叶部病害,兼治玉米蚜虫等。病害以预防为主、虫害达标防治。 防治指标:穗粒期玉米螟虫穗率10%或百穗花丝虫量50头;玉米蚜虫点片发生时进行挑治,当有蚜株率达到30%-40%,出现“起油株”(蜜露)时应进行全田普治。 防治药剂:防治玉米螟、棉铃虫可选用Bt、甲维盐、氯虫苯甲酰胺等;防治粘虫选用高效氯氰菊酯、氯氟氰菊酯等;防治蚜虫可使用吡虫啉、吡蚜酮、氟啶虫胺腈等;防治玉米锈病选用三唑酮、烯唑醇等;防治玉米褐斑病、弯孢叶斑病、小斑病选用烯唑醇、代森铵、吡唑醚菌酯等。 |